|
2016茶旅世界—纭熙寻茶记.云南深山里的野生红茶2016-07-08 16:57浏览数:566次
![]() 纭熙题记 几日以来,纭熙为找寻野生古树茶,碾转于临沧市凤庆、保山、云县等地深山。澜沧江畔,山峦起伏、沟壑纵横、层林叠嶂,原生态的环境和优良的树种造就了高标准的滇红茶(野生古树红茶)品质。 凤庆滇红工艺成熟,品类众多。纭熙决定深度了解滇红历史和制作工艺,为爱茶人解密“滇红的那些事儿”。 关于凤庆 凤庆滇红创制于1938年11月。 那一年正值抗战初期,国内机构纷纷西迁。中国茶叶公司也迁移到西南城市-昆明,中茶公司为了继续茶叶出口,便在西南各大茶区组织扩大茶叶生产。 中茶公司技师冯绍裘先生在金秋时节,徒步43天,来到了滇西顺宁(凤庆原地名)。站在顺宁凤山茶园,冯绍裘看到满山的黄绿茶叶,非常欣喜。亲手采摘一芽一叶鲜叶三四十斤,分别加工制成红茶绿茶两个茶样子。开汤品验,红的汤色金黄,香气浓郁,绿的汤色翠绿,清香悠长。 关于滇红 1939年,该红茶正式定名为“滇红”。 冯绍裘在后来的《滇红史略》中叙述:“滇红” 创制出来了,当时,拟定名为“云红”,意即安徽红茶称“祁红”,湖南红茶称“湖红”,故云南所产红茶亦可称“云红”也,同时又想借天空早晚红云寓意其中,但旧中国云南省茶叶公司方面提议用“滇红”雅称,即借云南简称“滇”,又借得巍巍西山龙门瞰下秀丽的滇池一水,也别有妙处,我则不违众人之意,最终以“滇红”定名。 红色年代 凤庆县大摆田茶叶初制所。厂房建立于1958年,厂内标语随处可见,时代特征明显。厂房虽然略显破败,但仍然掩饰不住它勃勃向上的生命力。有一群老茶人,始终一如既往的在传承、发扬传统红茶的制作工艺。醒目、给力的宣传口号,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热血沸腾的红色年代 ...... 红茶是怎样炼成的 萎凋 —— 在商品化追求速度和量的年代,很多地方采用萎凋槽,但是高品质的红茶还是坚守传统自然萎凋。 揉捻 ——此揉捻机来源于一九五几年的老茶厂,据厂长介绍现在仍然是众多揉捻机中最好用的。 (揉捻机上还有毛主席语录哦) (野生单株红茶的手工揉捻) 发酵 ——红茶的“发酵”是茶叶内质氧化的过程,是形成红茶特殊香甜品质的关键工序。 (木匣子发酵) (木匣子发酵) (竹篓发酵) (负责生产的厂长正在详细的、耐心的给纭熙介绍红茶的工艺) 干燥 ——干燥是将发酵好的茶坯,采用高温烘焙,迅速蒸发水分达到保质、干度的过程。 不忘初心·再启风帆 其实,当纭熙写下这云南寻茶记最后一篇时,纭熙是不舍得,因为纭熙热爱这片土地,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! 此刻,纭熙端起手中的这一杯红茶轻酌一口,它是“清甜”的同样也是“苦涩”的。 “清甜”,因它是茶之本味; “苦涩”,因它是纭熙此刻的心情! 机场响起的登机通知不断的在纭熙耳边环绕着,是的纭熙要离开了; 感恩这一路上结识的茶人,是他们给纭熙莫大的帮助及努力走下去的动力;纭熙将不负众望,寻茶、寻好茶,为爱茶人奉上一杯满意的茶! 虽然云南寻茶记到此结束了,但纭熙也将踏上远去潮州的寻茶之路,为大家开启潮州寻茶记的新篇章! 关于纭熙本人 四川省茶艺术培训中心主任 国家一级茶艺技师 国家二级评茶师 国家中、高级茶艺师考评员 纭熙茶服创始人 教学中提倡自然、质朴、回归茶的真、本、味 每一款茶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品评茶叶要努力的去把握每一个细节 欣赏茶叶则更需要公平、宽容的心态,不溢美,不隐恶 泡茶、品茶的过程如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,需要一颗包容的心 茶——天涵地蕴的灵物,通过茶事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中 融天与人、人与人、人与境、茶与水、茶与器、水与火 以及情与理,整个生态系统于一体,感受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一致 注:纭熙以上图文均为原创
|
扫描查看手机版网站 |